白起作为秦国的大将之一,其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。这场发生在战国末年的战争,不仅是秦、赵两国之间的军事较量,也是一场关乎天下统一的重要战役。然而,在这场战争中,白起对投降的赵军采取了大肆坑杀的做法,这一行为后来引起了广泛的历史争议和道德讨论。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长平之战的背景和过程。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左右发生的一场决定性的战斗,双方分别是秦国的将领白起和赵国的将军廉颇。战争初期,赵国军队表现出色,但由于赵王听信谗言,换下了坚守不出的廉颇,改派主战派的赵括为将。而秦国则暗中让白起接替指挥,最终导致赵军大败,四十余万士兵被围困于长平。
关于白起坑杀降卒的具体情况,史书记载不一。《史记》中提到“尽坑杀其士卒”,但没有给出具体数字;而在《战国策》中,则记载了白起向秦昭襄王的请示:“愿得一国承命而处三年矣,然后从王所欲。”这里的“一国”可能指的是四十万的全部赵军俘虏。无论是哪种说法,都表明了白起的决策是对投降的赵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。
对于白起的行为,后人评价两极分化严重。支持者认为,这是战争的必要手段,有助于震慑敌方,加速秦国的统一进程。他们指出,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,俘虏往往被视为负担而非资源,因为释放他们会增加再次叛乱的风险。因此,为了确保胜利和国家的安全,这种极端手段可能是必要的。
反对者则批评白起的行为过于残忍和不人道。他们认为,无论出于何种目的,如此大规模地杀害已经放下武器的敌人都是违背道义的。这些观点强调人的生命应该得到尊重,即使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也是如此。此外,也有人质疑白起此举是否真的有利于秦国的长远利益,因为他的做法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恐惧和反抗,从而不利于统一的实现。
总的来说,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的行为至今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。它涉及到了战争伦理、政治权谋和人性的复杂问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可能会有所变化,但无论如何,这段历史都为我们提供了反思战争与和平、人性与道德的宝贵素材。